查看原文
其他

从平庸到优秀,仅一念之差​

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-03-18


     阅读本文之前,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“追梦教师袁建国”,再点击“关注”,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。这样,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,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,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。

图片选自网络

从平庸到优秀,仅一念之差(2021138)        前几天,一位朋友发过来一份演讲稿,说自己要参加演讲比赛,让我“指导指导”。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演讲比赛,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,即便如此,我仍然认为自己不过是一只“菜鸟”而已,哪敢妄加评论,说三道四?但碍于朋友的再三请求,我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建议,供其参考。      后来,这位朋友发挥出色,以全市第六名的成绩进入决赛。得知这一消息,在祝贺的同时,我鼓励她多看一些名家演讲的视频,提升自己的文稿质量和演讲水平,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。      哪知这位朋友却说,能进入决赛已经非常满足了,自己单位还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荣誉。
      她有这样的想法,我也不好再说什么,但内心的遗憾,却总是挥之不去。      这位朋友的演讲天赋非常好,以至于这次演讲之后,一位评委私下里问她“学的是不是播音专业”。这么好的个人条件,就此止步,实在可惜。      由此我想到了教师成长。     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: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,因为坚持的人不多。      是的。其实,从平庸到优秀并不遥远,或许仅是一念之差。不满足于现状,在此基础上持续付出,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便一定会优秀起来。否则,再好的条件,没追求,不坚持,也是枉然。      记得我刚入职的时候,担任初一三班班主任。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比赛活动,是歌咏比赛,我班成绩竟然倒数第一。宣布成绩的时候,我站在班级队伍的后面,羞得把头埋进衣领里,不好意思见任何人。      事后我反思,在比赛前的准备过程中,自己和同学们全力以赴了吗?答案是“没有”!这便是失败之源!从此我暗下决心:所有的比赛活动,包括个人的、班级的,只要参加,必须全力以赴!      说来也怪,自此之后,我班不但教学成绩全年级第一名,其他各项比赛也都是第一,包括队列、拔河、演讲、越野、篮球田径等等甚至是下一学期的歌咏比赛,我们班也是第一名。      还是原来那个班,为什么一前一后差距如此之大呢?原因就在于我的“一念之差”。      或许有朋友会说,你的“一念之差”哪有那么神?拔河、越野、篮球、田径,那拼的都是学生的素养;学生不具备得第一的体质,你的“一念之差”能起什么作用?      是的,这点我承认。我这个班虽然是平行班,却汇聚了各方面的“精英”,要文有文,要武能武,令其他各班望尘莫及。或许,没有我的“一念之差”,我班照常第一。      但,“一念之差”确实是作用非凡的。这里,我想说一说一场演讲比赛。      众多比赛之中,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演讲比赛。那是一个清明节,演讲主题是“缅怀先烈”。      那时,我班已经获得了多项比赛的第一,以至于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看来,各种比赛,我们班获得第一是正常的,而不能获得第一,反而是不正常的。      不过这次演讲比赛,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得不了第一。      为啥?      当时我担任初一三班的班主任,教三班和四班语文。四班小S同学参加县演讲比赛获得了一等奖,是全县唯一一个乡镇中学推送的选手。她经常参加学校的播音、主持等活动,实力那是有目共睹的。学校演讲比赛规定,每个班出一名选手,那这个第一名,其他班还有机会吗?肯定是没有了。      对于这样的结果,我也心知肚明。不过,“只要参加,必须全力以赴”的信条告诉我,我们不能轻易放弃!
      挑出选手(挑选的是我班最有实力的小D同学),准备讲稿,一遍一遍地练习——这些都是常规动作。除此之外,我还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——在演讲将要结束的时候,小D提高音调大声疾呼:同学们,我们应该怎么办?我班同学全体起立,有节奏地齐声高呼:努力学习,报效祖国!
      这是我们班的“秘密武器”,为了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,我要求同学们不能外传,练习的时候也是静悄悄地进行的。      这一招确实震撼了全场,小D同学的演讲结束后,全场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。比赛结果,我班小D与四班小S并列第一。      我觉得,这就是“一念之差”。      对待工作,对待各项比赛都应该全力以赴,即便是比赛成绩不是太好,但准备的过程,正是自己提升的过程;没有全力以赴,便失去了提升的良机。      所以我说,从平庸到优秀,仅一念之差。凡事都努力到无能为力,拼搏到感动自己,想不优秀,可能吗?     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更多教师成长文章,请点击阅读话题投稿,不妨通过这四个步骤来完成
向李镇西老师学什么——读《教育的100种可能》有感我与《中国教育报》的故事不夸大自己的研究成果, 或许更会受到欢迎有一种厚度叫“李叔同”名师是怎样炼成的?——由李伟明老师出版专著想到的这件事比做直播还难,令人欣喜的是——我学会啦!我也学着做“直播”我该怎样向李镇西老师学习想做事,多做事,会做事,巧做事——好故事是做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应该进行教育写作?从“丑小鸭”到“白天鹅”,距离只有“五个一”文章不是写出来的,是做出来的  ——教育写作例谈

END

你若喜欢,点个好看 

关注我们

获得更多精彩内容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